英国贸易银元,俗称站洋、站人,是一种非常著名的货币品种。它与海峡壹元互补使用,银成色和重量几乎一致,广泛流通于东南亚、英属殖民地以及东南沿海的商品贸易中。
1907年站洋币壹圆,也被称为“站人”银元,是英国铸造的一种贸易银元,广泛流通于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。这种银元最初在广东、广西等地使用,后来逐渐扩展到北方地区,特别是在京津地区非常流行。
正面图案展示了一位手持三叉戟和不列颠女神,背景为大海和商船,象征着“海上贸易”的重要作用。生产年份铭文刻在女神脚下。女神三叉戟两旁有面面值拉丁文铭文“ONE DOLLAR”,即壹圆。外圈装饰有类似传统纹饰的回形纹,寓意“富贵不断头”的美好愿望。1907年的造币厂为英属印度孟买造币厂,暗记“B”刻在三叉戟最中央的枪头中间。而加尔各答厂的暗记“C”则位于不列颠女神的脚和盾牌之间的位置。雕刻师为著名的George William de Saulles,其作品众多,如海峡爱德华七世的右侧胸像等。背面设计与海峡壹元有相似之处,中间装饰有花卉图案,类似如意或石榴花图案。面值铭文为“壹圆”和瓜夷文“ساتو رڠڬية”。外圈同样饰有回形纹。
展开剩余38%19世纪末,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,清政府无力抵御外敌,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导致大量外国银元涌入中国。站洋银元因其制作精美、含银量高,深受商民喜爱,英国政府因此大量铸造并输入中国。站洋银元在中国广泛流通,尤其在北京和天津等地非常盛行,成为当时中国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。
1907年站洋币因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,具有较高的收藏意义。其设计精美,铸工精湛,保存较好的藏品更是备受收藏家青睐。此外,站洋币作为历史载体,记录了外国列强通过银元贸易掠夺中国财富的历史,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和货币史具有重要意义。
发布于:陕西省